商城导航
  • 分子生物学
    核酸纯化
    基因组DNA提取
    质粒提取
    核酸采集与保护
    DNA产物纯化及凝胶回收
    RNA提取
    磁珠法核酸提取
    核酸纯化其他
    PCR相关
    荧光定量PCR
    一般PCR产品
    RT/PCR
    PCR其他产品
    分子标准品
    核酸电泳及其他
    DNA MARKER
    核酸其他及电泳
    RNA MARKER
    特殊标记MARKER
    克隆
    感受态细胞
    连接酶
    克隆其他
    限制性内切酶
    菌株
    质粒载体
    分子相关
    点突变及基因突变检测
    二代测序产品
    分子杂交
    分子其他
    甲基化
    PCR Array
    肿瘤与疾病 PCR Array
    信号通路 PCR Array
    试剂盒 PCR Array
    生物过程 PCR Array
    免疫 PCR Array
    分子功能 PCR Array
    miRNA PCR Array
    lncRNA PCR Array
    circRNA PCR Array
    ARG PCR Array
  • 抗体
    常用一抗
    内参抗体
    标签抗体
    二抗相关
    标记二抗
    二抗
    一抗
    综合一抗
    流式抗体
    神经相关抗体
    抗体相关
    抗体标记
    流式相关试剂
    抗体同型对照
    抗体其他
  • 免疫蛋白研究
    蛋白检测
    Western Blot
    蛋白提取
    蛋白纯化
    蛋白定量
    蛋白Marker
    蛋白电泳
    免疫组化
    ELISA
    ELISA辅助
    蛋白芯片
    四聚体
    蛋白相关
    蛋白其他
    蛋白质与多肽
    蛋白/细胞因子
    免疫沉淀
    RNA/RNP互作
    IVD相关
    IVD原料
    免疫蛋白其他
    免疫蛋白其他试剂盒
  • 细胞生物学
    细胞分析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培养与转染
    基础培养基
    细胞冻存
    细胞污染去除与预防
    3D培养
    细胞培养其他
    细胞转染
    细胞分离
    无血清细胞培养基
    NK,CIK,CAR-T产品
    干细胞产品
    抗体生产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配套产品
    细胞株
    细胞培养微载体
    牛血清
    其他血清
    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纯化
  • 生化试剂
    染料/染色剂
    荧光染料
    染色剂
    生化相关
    生命科学
    生化试剂盒
    其他生化试剂
    纯化相关
    层析填料树脂
    培养基
    酵母缺陷型培养基
    发酵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培养基
    标品
    分析对照品/标准品
    其他生化
    磁珠
    通用缓冲液
    内毒素检测鲎试剂
  • 耗材
    PCR相关
    PCR耗材
    耗材其他相关
    通用耗材
    膜/过滤
    转印膜
    滤器
    膜其他
    滤膜
    滤纸
    细胞相关
    细胞培养耗材
    TRANSWELL
    流式耗材
    蛋白研究相关
    WB相关耗材
    免疫组化耗材
    激光共聚焦耗材
    动物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包
    剪刀
    蛙类手术器械
    手术刀∣刀柄∣刀片
    镊子
    骨剪∣骨钳
    伤口缝合∣止血
    消毒∣灭菌∣防护
    拉钩∣撑开器
    刮匙∣刮铲∣探针
    动物标记
    固定∣备皮∣钻孔
    呼吸麻醉
    注射和给药
    心脑血管研究
    钳子
    取样∣接种∣制标
  • 仪器
    电泳设备
    蛋白电泳整机
    垂直蛋白电泳配件
    蛋白转印配件
    电泳其它配件
    电泳仪电源
    水平电泳配件
    水平电泳整机
    恒温震荡金属浴
    摇床
    印迹系统
    摇床配件
    金属浴配件
    转印装置
    多用道组织研磨仪
    核酸分析
    PCR仪
    核酸提取仪相关
    分液相关
    移液器
ABUIABAEGAAg2cem8wUo9P7qsgQwsAk40gs

0571-86893171

工作日8:30-17:30

愚公生物-限制性内切酶的前世今生

 二维码 64
发表时间:2023-11-17 09:12作者:诺扬生物来源:愚公生物

对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从业者来说,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s,简称限制酶或内切酶)是再熟悉不过的工具,在中学生物教科书中就有相当篇幅的描述。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将DNA切开,被称为DNA的“分子剪刀”。有了限制酶,人类才能够开始对基因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可以说,没有限制酶,就没有基因工程。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一代基因编辑工具——限制酶的前世今生。

  01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因发现并应用限制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某些噬菌体(在细菌内寄生的病毒)侵染某一类特定细菌后,噬菌体在细胞内的增殖会受到“限制”。1962年开始,瑞士遗传学家Werner Arber课题组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在细菌中存在一类“限制-修饰”系统:有一种酶能够降解外来噬菌体的DNA,从而限制噬菌体在细菌内的繁殖;而同时细菌中还应该存在一种修饰酶,能够保护细菌本身的DNA不被破坏。1968年,在Arber的启示下,美国科学家Matthew Meselson和Robert Yuan首次从大肠杆菌菌株中分离获得了限制酶EcoKI和EcoBI,证实了Arber的猜想。

比Arber稍晚一些,美国生物学家Hamilton Smith也在噬菌体侵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失败实验中发现了类似现象。在一次期刊研讨会上,Smith读到了发现EcoKI的论文,很快意识到流感嗜血杆菌中应当也存在同样的限制-修饰系统。1970年,Smith课题组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纯化到了另一种限制酶HindII。

在Hamilton Smith分离到HindII时,他的同事Daniel Nathans(当时正在以色列做访问学者)已经被如何将病毒DNA切割成片段的问题困扰了一年多。Smith写信告诉Nathans发现了一种可以在特定位置切割DNA的酶。Nathans意识到这将是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立即回到美国与Smith展开合作。1971年,Nathans以最简单的动物致瘤病毒SV40为基础,用限制酶把SV40病毒DNA切割成11个特定的片段。1973年,Nathans又用另外两种新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了SV40病毒基因组DNA,然后对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而成的DNA片段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了SV40的基因组物理图谱,这是人类首次用化学方法获得的基因组图谱。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制备,使得人类可以开始对基因进行剪切、组合等编辑操作,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因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Werner Arber、Daniel Nathans和Hamilton Smith共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1989年发行的诺贝尔奖纪念邮票。票面为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示意图,左下方有三位获奖者的名字


02   限制性内切酶的商业化历程

限制酶的商业化历程


1974年,美国科学家Donald Comb辞去了哈佛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副教授的职位,在自家车库里创办了New England Biolabs(NEB)公司。1975年NEB推出的首批产品就包含18个限制酶,第一年就实现了2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在那个年代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回报。此后,NEB始终秉承“By scientist, For scientist”(由科学家创建,为科学家服务)的精神,为分子生物学工作者提供各种优质的工具酶,仅限制酶产品就有270种,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NEB创始人Donald Comb (1927-2020)


在NEB发展历程中还有一位关键人物Richard Roberts。1972年,他在聆听了Daniel Nathans关于限制酶应用的报告后,立即决定转投这个领域。在1974年NEB创立之初,Roberts就担任顾问兼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他率先收集了各种已发现的限制酶信息,建立了第一个限制酶数据库——REBASE,并由NEB维护至今。1992年,Roberts全职加入NEB担任首席科学家直至今日。1993年,Richard Roberts因为发现断裂基因(即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而与Phillip Sharp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NEB首个限制酶产品目录


与此同时,冷战铁幕另一边的苏联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早在1962年,苏联政府就决定建立5个酶工厂,其中3个位于俄罗斯,1个位于哈萨克斯坦,1个位于立陶宛。立陶宛工厂于1970年建成,1971年投产,厂区内的生物技术研究所也开始运营。1975年,苏联应用酶学研究所在立陶宛成立,Arvydas Janulaitis在此研发出苏联的第一个限制酶,并与NEB一起不断丰富着REBASE。


苏联时期的立陶宛酶工厂及生物技术研究所


1990年,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宣布脱离苏联独立,应用酶学研究所也随之拆分,留在立陶宛的Arvydas Janulaitis等人成立了MBI Fermentas,继续从事分子生物学工具酶的商业化开发,陆续推出了188种限制酶产品,成为世界第二大限制酶供应商。2010年,Fermentas被ThermoFisher Scientific整体收购。


2003年,理查德·罗伯茨(左起第5)带领NEB团队(左起第4-6)访问Fermentas时合影,最右为Arvydas Janulaitis

而在太平洋西侧,成立于1925年的宝酒造株式会社(Takara Shuzo)也不满足于在食品发酵行业的成就,决定进军生物酶领域。1979年,Takara推出了第一款限制酶产品。2002年,Takara的生命科学事业部独立为Takara Bio,现拥有90种限制酶产品,成为世界第三大限制酶供应商。除此之外,还有Roche、Promega、Toyobo等知名生物技术企业也曾自行开发了一些限制酶产品,但均已逐步退出市场。


目前已在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了4000多种限制酶,其中约400种形成了商业化产品。早期的限制酶产品反应时间较长,往往需要过夜;而且不同的酶在不同的缓冲液中活性差异很大,如果要使用两个酶或多个酶切割同一个DNA分子,用一个酶切完之后,需要换用不同的缓冲液再加入第二个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2006年,Fermentas率先尝试通用缓冲液和快切,推出了FastDigest系列产品,这系列产品能够在通用的FastDigest缓冲液中,仅需5-15分钟即可完成酶切反应,大大方便了用户。然而,第一代FastDigest系列仅有19个产品,选择余地太小,未能产生太大反响。2011年,收购了Fermentas的ThermoFisher重磅推出176种FastDigest系列快切酶,轰动了整个领域。随后,Takara在2012年也推出了QuickCut系列快切酶,不过仅有37种产品。2013年,“老大”NEB终于也推出了Time-Saver系列快切酶,现有超过180种产品。限制酶全面进入快速时代。


03

限制性内切酶的国产化


在中国,此前一直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限制酶,价格高,且供应不稳定。在大多数分子生物学常用酶都出现国产替代的时候,限制酶的国产化迟迟未能实现,隐隐成为横亘在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浪潮中的一座大山。2015年,愚公团队启动了“王屋计划”,立志要搬掉这座大山,并于2016年推出了第一批国产快切酶产品。

时至今日,愚公生物(含旗下百时美生物)已推出63种限制酶产品,其中包含56种LightNing系列快切酶,覆盖了90%以上的限制酶应用场景,成为国内品种最多、产能最大的限制酶生产商,20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未来愚公生物将继续坚持“创造酶好生活(Best Enzyme for Better Life)”的愿景,不断守正创新,为中国生物医学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经济、使用方便的工具酶产品,助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0571-86893171

order@ny-bio.com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新塘路672号中豪五星国际商业中心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联系方式
微信:nuoyang004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